關於「帝皇局」的問題,王亭之在1994年出版的《斗數零談》中,早已解開斗數界數十年來的爭論及謎團,較潘國森早了23年。
一言敝之,「帝皇局」其實只是「安身主局」的錯刻。
將「安身主」三字直排,各字挨緊一點,是否形似「帝皇」?
潘國森校出是錯刻沒錯,可他大概沒想到,他視為珍本虛白廬藏明末清初文光堂木刻真本《紫微斗數全書》,也同樣刻錯。甚或剛好與潘國森所想的相反,當時刻手把已錯刻的「帝皇」再錯刻成「帝星」,到潘國森發現僅此不同,即當寶大造文章。
據台灣竹林書店發行本《紫微斗數全書》,該段原文句讀如下:
法曰:同前帝皇局例,只是逆行。以上此二數逆排定,只托三方四正七殺、破軍,俱作竹蘿三限。若再加巨暗凶星,便作三方四正定議。若大小二限相遇,作死限斷。
如果「同前」解作「和前面一樣」,「定男女竹蘿三限」之前正正就談及「安身主」:
子午人火鈴星 丑未人天相星 寅申人天梁星
辰戌人文昌星 巳亥人天機星 卯酉人天同星
此安身主的法則,是由子到亥,於斗數盤中「順」數安星。即子午年身主是火星、丑未年身主是天相、寅申年身主是天梁,如此類推。
定男女竹蘿三限提到的「法曰:同前安身主局例,只是逆行。以上此二數逆排定」,便是按安身主的法則,只是在斗數盤中由「順」數改為「逆」數。
這樣去解,是否較「帝星局」更言之成理?
這裡有必要說說流身主具體的安法。大限的流身主,是在目標大限位置,逆數身主。例如大限在辰位,身主是天梁,那就按「火、相、梁、同、昌、機」順序,由辰位火星,卯位天相,到寅位天梁,流身主便在寅位。
知道了竹蘿三限的安星法則,究竟竹蘿三限用來看什麼?答案是預示遇凶險甚至死亡的年份,即《全書》原文中的「作死限斷」。下篇具體詳述。